任进:地方政府部门明确权力清单
飞行器周边的空气起热化学反应,这类现象超出了传统气体动力学的研究范畴,需要创立新的理论去描述,打造新的风洞去试验。
研究人员已经用它高精度地预测了蛋白质的3D形状。科学家同时也在关注GPT-4的竞争对手Gemini的推出。
蚊子将携带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防止它们传播致病性病毒,保护多达7000万人免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疾病的侵害。图片来源:Jaime Saldarriaga/AP via Alamy 疫情之外 随着世界走出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美国政府正在资助3种下一代疫苗的试验。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19 15:46:06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自然》2024年十大科学展望 人工智能的进步 ChatGPT的兴起对今年的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位于智利的维拉鲁宾天文台。研究人员将在2024年完成数据收集,并有望对这些微小颗粒进行明确测量。
第三种是一种mRNA疫苗,可以增强抗体和T细胞反应,有望提供对冠状病毒变体的持久免疫。2024年可能是科学家确定中微子质量的一年。经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且不影响提名的,方可提名。
第十八条提名专家不得作为同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不得参加本人提名项目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第十一条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仅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或地方政府提名。一是按照党中央关于优化科技奖励制度的部署要求,以突出战略导向、提高奖励质量、净化评奖风气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提名机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指定有关机构组织提名工作。
提名制的实施,对于增强国家科技奖励的学术性、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但在实践探索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符合相关规定的专家、组织机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等(以下统称提名者)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活动。提名者应当就候选人政治、品行、作风、廉洁等情况听取其所在单位意见,候选人所在单位应当在征求相关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审核把关。除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外,其他提名材料不得含有涉密内容。为明确提名职责和提名方式,优化提名流程,规范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在小而灵的环境中打破壁垒 在学科与专业方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对于其中的壁垒看得比较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有组织科研、更加深入的国际交往等方面,新型研究型大学被国家和社会寄予厚望。于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在产教融合方面逐渐形成更大优势。但是,它们这种整合各种要素、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的探索,值得传统研究型大学学习、研究和借鉴。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第一使命自然也是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此同时,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在地国际化方面也做得比较出色,国际学者和国际学生在校园里能开展无障碍的学习、研究和交流。
而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也始终反复强调这一点,积极防范这种组织认知发生异变,努力让这种认知成为大学教师的操守。他们并不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两码事,也不会因为课时费太低便消极授课,甚至逃避授课。
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往往显得更加被动和滞后,很难快速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而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更注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他们更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他们保持文化自信,勇敢走向世界,在全球最重要的学术节点上探索未来、服务国家。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一次重要调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更频繁的产业互动 新型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优势还体现在与产业界的互动中。他们积极做好学术引领,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推动研究方法训练,带领学生开展创新研究项目,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创新活动中训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素养,逐渐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而传统研究型大学则更容易将自己视为象牙塔,有些高校甚至会刻意与市场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学科专业建设始终保持对新需求、新市场和新技术的敏感,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就会更加主动和及时。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23-12-12 第3版 大学观察)。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相比之下,我国很多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需要在教学收益、科研收益、服务收益、外出报告收益、成果转化收益等诸多收入分配要素中进行比较和权衡。相比之下,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理工专业领域的学生容易被培养成理科化的工程师。
在基层学术组织看来,本科生、研究生、学科专业建设经费都是需要争取的资源,这很容易造成彼此间壁垒森严、互相排斥,难以形成育人合力。而新型研究型大学则可以轻装上阵,通过为教师提供充裕的物质资源和收入保障,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约束,将教师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教学上。他们一般会优先保障教学工作和学生指导,在履职之余才基于自身的兴趣从事科研工作。由于教学收益在其中往往是最低的,很多传统研究型大学教师将教学工作看作是良心活。
在这种环境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往往会认为教学是岗位责任,科研是自己的事。很多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在自我认知中,也将上好课指导好学生看作自己的第一责任,以及对自己学术生命的长久承诺。
尽管传统研究型大学也重视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培养学生和基础研究上,但是由于收入分配体制的局限,院系、学科、教师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科研创收活动上,这就使得这些关键人力资源要素难以稳定地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新型研究型大学更乐于向学生开放先进的实验室平台,提供系统、全面的导师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学科竞赛和创客项目,通过通识与专业贯通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这需要新型研究型大学从组织层面到人员层面,都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标准,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涌现出更多的高精尖缺人才打开新的空间。同时,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更注重创新教育。
部分从国内招聘的优秀教师也会很快认同这个学术观念,所以教学是单位的事,科研是自己的事便逐渐成为教师普遍确立的原则。他们会带领学生面向行业、企业、产业开展学习和研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通过分析和总结新型研究型大学保障教师专注于教学的某些做法,可以为传统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启示。这一方面源于新型研究型大学普遍具有小而灵的特点,内部组织壁垒并不十分森严,另一方面则源于这些教师在国内外顶尖院校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决定了他们更加注重开展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拓展学科边界,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开设具有明显交叉学科属性的前沿性课程。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并不认为科教是分离且对立的,而是能及时将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用学术前沿启迪并增强学生的科研敏感性,自己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科研灵感。教学是岗位责任,科研是自己的事 近段时期,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校长都强调为学生上好课是教师的首要责任。
上述对于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比较,并不是捧高踩低,而是希望在比较中带来更多的反思。在笔者看来,要达到这一目标,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是其中最关键的人力资源要素。
而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国际化程度总体还不够高,很难做到引导学生融入全球学术圈,在地国际化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显著提升。作者:张端鸿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12 8:01:26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制度创新带来变化 新老对比引发反思 新型研究型大学教师为何更重视学生培养 ■张端鸿 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